<Previous Section>
<Next Section>

諫諍

臣所以有諫君之義何? 盡忠納誠也。[《論語》曰]:"愛之能無,勞乎? 忠焉龍無悔乎?"《孝經》曰:"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不失其天下;諸侯有諍臣五人,雖無道不失其國, 大夫有諍臣三人,雖無道不失其家; 士有諍友,則身不離於令名; 父有諍子,則身不陷於不義。" 天子置左輔、右弼、前(凝)[疑]、後承,以順。左輔主修政,刺不法。右弼主紀,周言失傾。 前凝主糾度定德經。 後承主匡正常, 考變 (天) [失], 四弼興道,率主行仁。夫陽變於七,以三成,故建三公,序四諍, 列七人。雖無道不失天下,杖(辟)[群]賢也。

諸侯[之臣]諍不從得去何?以屈尊申卑,孤惡君也。去曰:"某質性頑鈍,言愚不任用,請退避賢。"如是 (之是待) [言待之] 以禮,臣待放; 如不以禮待,遂去。君待之以禮宗何? 曰:"予熟思夫子言,未得其道,今予不且留。 聖王之制,無塞賢之路,夫子欲何之?" 則遣大夫送至于郊。必三諫者何? 以為得君臣之義。必得於郊者,忠厚之至也。 冀君覺悟能用之。 所以必三年 [者],古者臣下有大喪,君 (子) [三] 年不呼其門,所以復言恩。今己所言,不合於禮義,君欲罪之可得也。《援神契》曰:"三諫,待放愎(二干)[三年],盡惓惓也。 所以言放者,臣為君諱,若言有罪 [而] 放之也。 所諫事已行者,遂去不留。 凡待放[者],冀君用其言耳。 事已行,(篡各) [災咎] [將] (去) [至],無為留[之]也。"《易》曰:"介如石,不終日,貞吉。"《論語》曰:"三日不朝,孔子行。" "臣待[放] 於郊 (者),君 [不] 絕其祿者,示不欲 [其] 去也,道不合,[故去] 耳。[以其] 祿參 [分之] (三) [二] 與之,一留與其妻長子,使(終)[得]祭[其]宗廟。 賜之環則反,賜之玦則去。 明言子重恥也。"《王度記》曰:"反之以玦。其不待放者,亦與之物。 明有 (介主) [分土],無(介)[分]民也。"《詩》曰: " 逝將去汝,適彼樂土。" 或曰: 天子之臣不得言放,天子以天下為家也。親屬諫不 (待) [得] 放者,骨肉無相去離之義也。《春秋傅》曰:"司馬(皮)[子反]曰: " [君]請處乎此,臣請歸。" "(皮) [反]者、楚公子也,時不(待)[得] 放。

士不得諫者,士賤,不得預政事,故不得諫也。 謀及之,得(固) [因] 盡其忠 耳。《禮 保傅》[曰]:"大夫進諫,士傳民語。"

妻得諫夫者,夫婦[一體],榮恥共之。《詩》云:"相鼠有體,人而無禮;人 而無禮,胡不遄死?"此妻諫夫之詩也。諫讎從、讎得去之者,本娶妻非為諫正也。故 一與[之]齊,終身不改,此地無去(夫)[天]之義也。

子諫父,[父不從],不[得]去者,父子一體而分,無相離之法,猶火去木而 滅也。《論語》:"事父母幾諫。"下言"又敬不違"。臣之諫君何取法? 法金正 木也。 子之諫父,法火以揉木也。 臣諫君以義,故折正之也。子諫父以恩,故但揉之 也,木無毀傷也。待放去,取法於水火,無金則相離也。

諫者何? 諫[者]、間也,(因也),更也。是非相間,革更其行也。人懷五常,故[知]有五諫: 謂諷諫、順諫、窺諫、指諫、(伯) [陷]諫。 諷[諫] 者、智 也。[知]患禍之萌,深睹其事,未彰而諷告[焉]。 此智性也。 順諫者、仁 也 ,出辭遜順,不逆君心。仁之性也。 窺諫者、禮也,視君顏色不悅,且卻;悅 則復前,以禮進退,此禮之性也。 指諫者、信也。指 [者、質也],質相其事也,此 信之性也。(伯) [陷]諫者、義也,惻隱發於中,直言國之害,勵志忘生,為君不避 喪身, 義之性也。 [故] 孔子曰:"諫有五,吾從諷之諫。"事君進思盡忠,退思 補過,去而不訕,諫而不露。 故《曲禮》曰:"為人臣,讎顯(者) [諫]。"纖微未見於外,如《詩》所剌也。 若過惡已著,民蒙毒螫,天見災變,事白異露,作詩以刺 之,幸其覺悟也。

明王所以立諫諍者,皆為重民而求己失也。《禮 · 保傅》曰:"於是立進善之 (旍) [旌],懸誹謗之木,建招諫之鼓。" 王法立史記事者,以為臣下之儀樣,人之 所取法則也。勳則當應禮,是以必有記過之史,徹膳之宰。《禮·玉藻》曰:“動則左 史書之,言則右史書之。"《禮·保傅》日:"王失度,則史書之,(士)[工]誦 之,三公進讀之,宰夫徹其膳。"是以天子不得為非。 故史之義不書[過]則死,宰不 徹膳亦死。 所以謂之史何? 明王者使為之也。謂之宰何? 宰、制也。使制法度也。宰所 以徹膳何? 陰陽不調,五穀不熟,故王者為不盡味而食之。《禮》曰:“一穀不升,不 備(鶏) [鶉]鷃;五穀不升,[不備鳧雁];[三穀不升],[不備雉兔]; [四穀 不升],[不備囿獸]; [五穀不升],不備三牲。"人臣之羲,當掩惡揚美,所以 記君過何? 各有所緣也。 掩惡者、謂廣德宣禮之臣。

所以為君隱惡何? 君至尊,故設輔弼,置諫官,本不當有遺失。 故《論語》曰: " 陳司敗問:" 昭公知禮乎?" 孔子曰:" 知禮。" "此為君隱也。君所以不為臣隱何?以為君之於臣,無適無莫,義之與比。賞一善而眾臣勸,罰一惡而眾臣懼。 若為卑隱, 為不可殆也。 故《尚書》曰:" (必)[畢]力賞罰,以定厥功。" 諸侯臣對天子, 亦為隱乎? 然本諸侯之臣,今來者為聘間天子無恙,非為告君之惡來也。故《孝經》曰:" 將順其美,匡救共惡。故上下治,能相親也。" 君不為臣隱, 父獨為子隱何? 以為父子一體,而分榮恥相及。 故《論語》曰:" 父為子隱,子為父 隱,直在其中矣。" 兄弟相為隱乎?曰: 然。與父子同羲。故周公誅四國,常以祿甫為主也。朋友相為隱者,人本接朋結友,為欲立身揚名也。 朋友之道[有]四焉,通財不在其中。 近則正之,遠則稱之,樂則思之,患則死之。夫妻相為隱乎?《傳》曰:" 曾 [子]去妻,黎蒸不熟。" 問曰:" 婦有七出,不蒸亦預乎?" 曰:" 吾聞之也,絕交 令可友,棄妻令可嫁也。黎蒸不熟而已,何間其故乎? 此為隱之也。"

<Previous Section>
<Next Section>
IATH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Humanities, © Copyright 2003 by Anne Kinney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